包鋼股份最新發布的停牌進展公告顯示,公司正在籌劃以定向增發的方式,收購控股股東包鋼集團旗下的巴潤礦業。此事一旦成行,由巴潤礦業運營的白云鄂博鐵礦將進入上市公司。
白云鄂博是國內著名的三大鐵礦產區之一(另兩家為鞍山和攀枝花),立足于這片沃土上的巴潤礦業,鐵精粉年產量達到300萬噸。如此豐厚的資源,在國內并不多見。此舉也反映了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的大力支持:在停牌前的兩個交易日,包鋼股份大漲近20%,顯示資本市場對資源注入的熱烈期待。
包鋼股份的舉動不是孤例。去年12月中旬,攀鋼集團旗下的ST釩鈦宣布,與鞍鋼啟動資產大置換:上市公司置出原有的鋼鐵冶煉類資產,并向鞍鋼購買后者擁有的鐵礦資產。消息宣布后,ST釩鈦連續5個漲停,成為弱市中的一道風景線。
除了資產注入,借殼也是鐵礦石企業上市的一個重要方式。今年1月底,淄博宏達礦業以3億元的代價,通過公開拍賣獲得華陽科技3100萬股股權,成為其控股股東。市場預期,在大股東易人后,華陽科技將由一家農藥上市公司向鐵礦業轉型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上市公司競相向鐵礦石折腰,直接原因是近兩年礦價的大漲。從2009年至今,國際鐵礦石的漲幅接近200%,礦山企業由此賺得盆滿缽滿,具備鐵礦資源概念的上市公司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。
作為之前滬深兩市唯一一家鐵礦石類上市公司,山東鋼鐵集團旗下的金嶺礦業盡享礦價上漲的紅利。2010年,公司預計實現凈利4.9億。按其130萬噸鐵精粉的年產量算,噸礦利潤接近400元。而與之相比,中鋼協會員企業在扣除投資收益后,噸鋼利潤還不足150元。
“大鋼廠拼不過小礦山!边@是國內一家鋼鐵企業董事長發出的感慨。對于鋼鐵類上市公司而言,收購鐵礦資產,除了增加利潤,更重要的是打造完善的產業鏈。而對于鋼鐵業外的公司,如果想憑鐵礦概念實現“烏雞到鳳凰”的轉變,則還要面臨多重風險。
首先是“瘋狂的石頭還能瘋多久?”目前,鋼鐵業上下游的利潤差距已拉到了極致的地步,市場回歸理性是早晚的事情!半S著全球廢鋼蓄積量的逐步增加,其對鐵礦石的替代作用將日益凸顯。此外,三大礦山的大幅擴產,也將使鐵礦石的供需趨于平衡。預計這一變化會在2013年前到來,很多機構均認為未來礦價將逐步回落!薄拔业匿撹F”研究中心主任汪建華說。
其次,隨著鐵礦上市公司的逐步增多,這一概念的稀缺性將不復存在。如金嶺礦業今年以來的漲幅不到5%,已現疲軟之勢。
其三,一些礦山間復雜的資產關系也讓投資者有“霧里看花”的感覺。如金嶺礦業大股東金嶺鐵礦和華陽科技大股東宏達礦業,分別持有金鼎礦業40%和30%的股權。金嶺鐵礦本打算將這40%的股權注入上市公司,卻因金鼎礦業的采礦權證被宏達礦業辦理了質押而沒能實現。投資者擔心,類似的障礙會成為上市公司運營時的風險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