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壁無縫鋼管-2010年中國鋼鐵需求和產能還會增加
2010年中國鋼鐵需求和產能還會增加
產能過剩、兼并重組、結構調整,這對鋼鐵業來說,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。但這幾個問題,將在2010年再次被強調、被執行、被推進。 <BR> 目前,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正受工信部委托,向國內各大鋼企征集鋼鐵業“十二五”規劃意見。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告訴本報記者,以上幾個方面,依然是各大鋼企再三提及的話題。此外,作為環境污染大戶…
2010年中國鋼鐵需求和產能還會增加
產能過剩、兼并重組、結構調整,這對鋼鐵業來說,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。但這幾個問題,將在2010年再次被強調、被執行、被推進。
目前,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正受工信部委托,向國內各大鋼企征集鋼鐵業“十二五”規劃意見。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告訴本報記者,以上幾個方面,依然是各大鋼企再三提及的話題。此外,作為環境污染大戶,鋼鐵業環保也將上升到一個重要位置。
由此引發的難題是——目前的產能過剩到底是不是非正常過剩?兼并重組如何“去政府化”?結構調整的方向在哪里?甚至,面對一籌莫展的鐵礦石談判,李新創提出了“集中對外”的觀點,這一觀點,也代表了一部分鋼鐵業內人士的態度,但其可操作性受到質疑。
2010年,中國鋼鐵業的出路,依然集中在上述幾大問題上。
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
記者:目前,普遍認為產能過剩是鋼鐵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,去年和今年出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,也幾乎都提及了這個問題,但產能過剩在鋼鐵業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你認為目前的產能過剩,與以前有什么不同?
李新創:從2000年我們才1億噸產能時候,全國就在喊過剩,喊了快10年了,產能越喊越高,我國鋼鐵產能目前已超過7億噸,我們不應該去好好反思一下嗎?中國鋼鐵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常態,不必大驚小怪,但同時對此也須科學地去看待。關于產能過剩,很多觀點都是人云亦云,很多政策也缺乏可操作性。
產能是面向未來的,要動態地去看,現在有些媒體采用簡單的算法,鋼鐵產能7億多噸,實際需求不足5億噸,過剩2億多噸,以這樣的簡單加減法去看待鋼鐵產能過剩十分不科學。
目前,我們很難準確地說清將來我國到底需要多少鋼材,而且,也沒有誰能確切知道今年或明年我國需求是多少鋼材。市場是拉動鋼鐵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。即使是現有的我國鋼鐵產能中,還存在大量應該淘汰的、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落后產能,而且也存在一些受布局不合理影響今后發展的鋼鐵產能。這些都為今后鋼鐵合理發展提供一定的市場空間。
我預計,2010年中國鋼鐵需求和產能還會增加。因為,我國2010年的鋼材市場需求很大,國家的投資拉動將會帶動鋼材需求,去年和今年開工的一些項目,今后幾年還將繼續投入。而且,每增加1萬億元投資規模就能帶來2500萬噸鋼材的消耗。根據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要求,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對鋼鐵的剛性需求,還會為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市場空間!癖跓o縫鋼管由山東無縫鋼管廠提供。
記者:去年6月份,中央領導多次到大型鋼企考察,并指出鋼鐵業必須進行結構調整,鋼鐵業的結構,在今后將如何調整?
李新創:鋼鐵業結構調整是目前中國鋼鐵工業面臨的重大問題,也是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首先是落后產能比較多,主要是環保、能耗方面不達標,小企業問題突出,大企業也存在這個問題。第二,產品結構失衡。過去十多年以來,大多數企業過多地發展板材,造成板材的階段性過剩。從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程來看,發展板材是沒有錯的,但是如果超過市場的需求,就會造成像目前大中型鋼鐵板帶企業的困難狀況。
促進鋼鐵產品結構調整要做到三點:第一,要加快發展綠色鋼鐵循環經濟,淘汰落后產能;第二,結構調整要真正打破地域間的壁壘,實現跨地區的聯合重組,提高集中度;第三,努力開拓板帶的應用領域。通過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,解決我國鋼鐵工業目前的低端無序發展、高度不足的產品結構。
聯合重組困難在于體制
記者:你剛剛講到聯合重組,這也是鋼鐵業今后的一大重點工作,對此你有什么建議?
李新創:提高集中度、加快聯合重組,確實是目前鋼鐵擺脫困境的重要途徑,因為,我國鋼鐵行業目前所有的困境都與我們這個行業的散、亂有關系。
雖然政府從政策上鼓勵聯合重組,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很大困難,主要還是由于利益沖突的緣故。大多數鋼鐵企業是國有企業,出資人是政府,一方面政府在鼓勵,另一方面政府又難以行動。因此,我個人覺得聯合重組的阻力還是在政府方面。其根本還是在于利益——稅收、權力、企業的社會問題等,是體制問題。如果體制和機制不改,不會有突破!癖跓o縫鋼管由山東無縫鋼管廠提供。
爭取集中對外談判
記者:2010年度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正在進行,中方的壓力很大,糟糕的結果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,關于談判,你有何建議?
李新創:在前不久工信部委托冶金工業規劃院舉辦的鋼鐵規劃會議上,就有代表提出組建一個國家礦業公司。這個思路也可以積極探索,力爭能有所突破。
我們在給政府的建議中提到鋼鐵產業要進一步集中,爭取集中到5-10家鋼鐵企業進行對外談判。這樣可以統一意志,代表整個產業對外談判,增大話語權。第二,擁有資質的企業要充分關照沒有資質的企業,要嚴格實行銷售制,不能以倒礦為目的。
當然,我們作為產業研究部門只是提出建議,至于如何進行對外談判,還要由鋼鐵企業和鋼協進一步把握。但我們認為整頓目前的市場秩序到了最關鍵的時刻。
記者:提到鐵礦石市場秩序這個問題,有一部分人認為根源在于鐵礦石進口資質的存在,導致市場不公平,也就是所謂的“雙軌制”,你的意見是什么?
李新創:針對中國的國情,如果完全放開鐵礦石貿易,會對行業造成很大的損失。目前從事鐵礦石進口的企業達到150多家,但真正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只有112家,沒有資質的企業也在進行鐵礦石貿易。開放后,市場會更亂。關鍵是要做好銷售制。當然要努力關注所有鋼鐵企業的利益,才能真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。
記者:請你總結一下,中國鋼鐵產業發展的大方向,應該如何走下去?
李新創:對鋼鐵工業來講,現在,數量不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問題,除少數高端鋼鐵品種外,我國鋼鐵品種結構也基本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。但原料、環境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兩大軟肋。這兩大問題不解決的話,我國鋼鐵行業就難以健康發展。
今后,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,必須具備全球化的視野,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必要的宏觀調控和持續發展的理念,促進中國鋼鐵工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我國鋼鐵行業應加快海外資源戰略建設,確保穩定原料基地;堅決制止不顧建設條件和市場需求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的傾向;調整產品結構并加大鋼鐵產品深加工,更好地滿足用戶要求;加快沿海鋼鐵建設,使鋼鐵產業布局更加合理;加快發展鋼鐵循環經濟,實現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!癖跓o縫鋼管由山東無縫鋼管廠提供。